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网
在线客服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3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7:00
 联系方式
400电话:400-898-0599
邮箱:zhonglinpinggu@163.com
电话:010-84195100

把野生动物管护放到生态系统治理的框架中考虑《野保法》的修改

浏览数:69 
文章附图

疫情趋势逐渐明朗,社会各界在如何避免再次发生这类灾难的角度上,展开了各种思潮的碰撞和具体的行动。

210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,已部署启动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(下称《野保法》)修改工作,拟增加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,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。另悉,将于224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,将审议关于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、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相关议案,《野保法》迎来了又一次修订契机。消息公布后,众多学者和机构、动物保护人士等纷纷提出修订建议,归纳起来,建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立法目的、全面禁食、保护范围、管理部门的调整等方面。

对于野生动物的科学管护问题,近期中林联智库的专家们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,总结了几点建议如下。

1

关于立法目的

鉴于目前我国尚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项立法,此次修改《野保法》应着眼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,引入生物安全、公共卫生和健康的视角,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,既保证生态系统稳定、健康,又要保证人民卫生,避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。中林联智库在前面已经有文章介绍,请参看《禁食野生动物是杜绝大规模瘟疫的一个刚性标准》(点击即可阅读)从法律上、观念上摒弃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不合理、不合法的捕猎与利用。而不是将野生动物与人类各自划定区域、泾渭分明这样简单。

2

关于管理部门

目前公开的建议多倾向于将野生动物管理权限收归自然资源部,单独管理,这个观点我们是非常不赞同的。首先,陆生野生动物一直由林业部门管理,是有其科学道理的,因为绝大多数陆生野生动物栖息在森林中,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与矿藏等自然资源不同的是,森林是生态系统,有它管理的特殊性复杂性系统性,森林管理的内容和范围是综合的、广泛的。将野生动物的研究、观察、保护、利用放到整个森林管理中去,方能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健康循环。两者管理是一体的,森林管好了,陆生野生动物自然而然也就管好了。目前《野保法》中,关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正应和了这一点。其次,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,没有一个复合、专业的管理机制和权力,是做不到的,单纯地把野生动物管理与森林管理割裂开来,最终结果一定是两者都管不好,目前管理的难点在于涉及野生动物管理各个环节的权限分散。

3

关于管理方式

科学的野生动物管理,一是要保持野生动物的种类,本地物种的出现与繁盛,必然有其自身适应环境,改善环境,最终服务环境的因素。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维度、综合性非常强的环境,每个物种在其中都有其自身的功用与意义,有的动物帮助林木传播种子,有的动物帮助林木增加肥料,有的动物为林木减少病虫害等等,在一个完整的循环中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这也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理由之一。二是要保持野生动物的合理密度,动物密度的多少需要研究确定。野生动物存在,有利于树种传播减少病虫害等,但动物多了啃食树木更新幼苗,又不利于森林更新,总之,森林和动物是属于一个生态系统,需要合理地平衡。

综上,我们认为修改一部法律,是系统工程,不应作为对疫情起源的交代而匆忙上马,如考虑不周,反而改出毛病来。此外,我们希望在立法的过程中,充分听取生态学家、动物学家、植物学家等科学家和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者、林业管理工作者的意见,将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放到生态系统治理的框架中,通盘考虑。